一、前言:RSTP 技术背景与实验价值
快速生成树协议(RSTP,Rapid Spanning Tree Protocol)作为 STP 的升级版本,通过优化端口状态转换机制,将网络拓扑收敛时间从传统 STP 的 50 秒缩短至最快 1 秒,是企业网络环路防护的核心技术。本文基于华为 eNSP 模拟器,详细演示 RSTP 全流程配置,适合网络工程师及学习者掌握园区网环路解决方案。
二、实验环境准备
1. 硬件设备规划
交换机:S5700 × 4(以 LSW1 为例,接口:GE 0/0/1 – GE 0/0/4)
拓扑建议:星型冗余架构(LSW1 主根桥 + LSW2 备份根桥)
2. 网络拓扑说明
建议构建星型拓扑结构,其中 LSW1 作为主根桥,LSW2 作为备份根桥,其余交换机连接形成冗余链路

三、RSTP 核心配置实战(代码块 + 参数解析)
1. 根桥选举基础配置
# LSW1配置(主根桥)
system-view # 进入系统视图
stp mode rstp # 启用RSTP协议(必选)
stp root primary # 设为主要根桥(优先级自动置0)
# LSW2配置(备份根桥)
system-view
stp mode rstp
stp root secondary # 设为备份根桥(优先级自动置4096)
LSW3和LSW4也要配置,配置命令同上
关键原理:Bridge ID = 优先级(默认 32768)+MAC,优先级数值越小越优先,stp root命令等效于设置优先级为 0 或 4096。
2. 端口参数精细化调整
(1)修改路径成本
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/0/1
stp cost 20000 # 调整路径成本(范围1-200000000,值越小越优先)
(2)设置端口优先级(未配置根桥时生效)
undo stp root # 若已配置根桥需先取消
stp priority 0 # 端口优先级(必须为4096倍数,0-61440,0为最高)
应用场景:将高速链路(如 10G)成本设为更低值,强制数据流走向指定路径。
四、配置验证与状态诊断
1. 全局状态查询
display stp # 查看RSTP全局信息
正常输出示例:

核心输出解析:
–[CIST Global Info] [Mode RSTP]
CIST Bridge :0 .4clf-ccf7-0f07 # 主根桥ID(优先级0)
CIST Root/ERPC :0 .4clf-ccf7-0f07 /0 # 根桥为自身
CIST Root Type :Primary root # 根桥类型标识
Port1 [FORWARDING] # 端口处于转发状态(正常工作)
2. 端口状态速查
display stp brief # 快速查看端口角色与状态

如果STP State显示为DISCARDING,就表示端口既不转发用户数据流量,也不学习MAC地址;如果显示FORWARDING,就表示该端口正在正常转发用户数据流量并学习MAC地址。
五、企业级防护功能配置(分场景实战)
1. BPDU 保护机制(边缘端口防护)
步骤1:配置边缘端口(连接终端/路由器的端口)
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/0/1
stp edged-port enable # 边缘端口直接进入转发状态
步骤2:全局开启BPDU防护
stp bpdu-protection # 防止边缘端口收到BPDU后失效
故障恢复
error-down auto-recovery cause bpdu-protection interval 30 # 设置30秒后自动恢复,取值范围为30~86400秒(即30秒至24小时)
2.环路保护(单向链路防御)
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/0/3
stp loop-protection # 启用环路保护(防止假根桥形成)
感谢您的来访,获取更多精彩文章请收藏本站。

暂无评论内容